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86年世界杯首场比赛结果,以及世界杯比赛赛程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落魄的帝国
1932年,虔诚的天主教徒、经济学教授安东尼奥-萨拉查(Antonio Salazar)正式开启了对葡萄牙长达36年的统治,在萨拉查的奇葩独裁统治下(虽俭朴勤政、但极端保守),萨拉查及其党羽执政时期(1932年~1974年)的葡萄牙,政局稳定但发展停滞,虽未经历二战的战火蹂躏,但人民生活水平简直停留在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多数居民的住宅甚至都没有电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水平落后的葡萄牙,甚至可以在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泰然无视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开发领空和机场以支持美国和以色列,国家实力堪称西方世界的贫下中产,完全没有发达国家的样子。
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
已经沦为帝国主义之耻的葡萄牙,只能靠着对仅存的殖民地进行敲骨吸髓来勉强维持国家运转。但在上世纪50年代如火如荼的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中,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死不撒手完全是开历史倒车,而且国力严重衰落的葡萄牙,已经无力阻止历史潮流的滚滚向前。1961年,已经虚弱不堪、靠着北约光环加成的葡萄牙,被印度骑脸输出,丢失了殖民地果阿。受到三哥威武壮举的鼓舞,高举木棍和砍刀的安哥拉人民,也开始武装起义、争取独立。葡萄牙政府倾举国之力武装镇压,却招致了其他殖民地的揭竿而起。最终,葡萄牙“忠诚”的几内亚比绍(1973年)、佛得角(1975年)、莫桑比克(1975年)和安哥拉(1976年)纷纷成功独立。
安哥拉的独立斗争
内忧外患之中、千疮百孔之下的葡萄牙,在足球领域,虽然以莫桑比克人尤西比奥作为锋线箭头,取得了1966年世界杯第三名的短暂辉煌,但立刻开始沉沦,连续缺席多届世界杯和欧洲杯的重大赛事。
1966年世界杯的葡萄牙队
足球的复苏
1974年,苦不堪言的葡萄牙,爆发了不流血的“康乃馨革命”,反动的军政府被成功推翻,国家终于走上了发展道路。在一片欣欣向荣中,葡萄牙足球也开始复苏。
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
1984年欧洲杯,开始复苏的葡萄牙队在半决赛中,和当届冠军法国队激战了120分钟,最终被当时世界足坛最接近球王的、在1984年如日中天、无人可挡的普拉蒂尼绝杀,遗憾地以2:3止步半决赛。
葡萄牙队被普拉蒂尼绝杀
欧洲杯后,时年已61岁的老帅费尔南多-卡布里塔(Fernando Cabrita)激流勇退。时年46岁、球员时代曾作为葡萄牙队主力中后卫参加了1966年世界杯、球员生涯巅峰期效力于本菲卡队的何塞-托雷斯(Jose Torres)接手球队,以备战和西德队、瑞典队、捷克斯洛伐克队分在死亡之组的1986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
预选赛中,葡萄牙队虽然输了三场,但最终凭借客场1:0战胜西德队的关键胜利,力压瑞典队以小组第二身份直接出线,历史上第二次晋级世界杯的决赛圈。
人员和战术
在执掌葡萄牙国家队之前,只有在葡萄牙国内联赛的小球队执教履历的何塞-托雷斯,采用的阵型是以稳健著称的4-4-2。
为了不得罪国内联赛的传统三强,同时又对老东家本菲卡队存有私心的何塞-托雷斯,在最终的全部来自葡萄牙国内联赛的22人大名单中,7人来自本菲卡、6人来自波尔图、4人来自里斯本竞技,小球队贝雷伦斯队(Os Belenenses)、博阿维斯塔队(Boavista)分别贡献了3人、2人。1984年欧洲杯时的主力射手、时年已34岁、当赛季联赛中状态严重下滑(出场23次、仅攻入了3粒进球)、效力于里斯本竞技队的鲁伊-若尔当(Rui-Jordao)的落选尚可被人理解,但时年已35岁、同样效力于里斯本竞技队、当赛季联赛中出场29次、攻入30粒进球的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Manuel Fernandes)的落选却令人惊讶。
阵容相对齐整、但缺少实力突出球员的这支葡萄牙队,日后为人熟知的球员有:
主力中场、身披7号球衣的海梅-帕切科(Jaime Pacheco),日后曾带领博阿维斯塔队于2000-01赛季打破葡萄牙三强对联赛冠军垄断、并曾在中国联赛的北京国安队和天津泰达队执教。
替补前锋鲁伊-阿瓜斯(Rui Aguas),日后成为了本菲卡队的超级球探和主教练。
17岁就成为葡萄牙国脚、时年仅20岁、身披10号球衣、日后曾效力于马德里竞技队和AC米兰队、并先后加盟葡萄牙传统三强、成为一代传奇边锋的保罗-富特雷(Paulo Futre)。
传奇巨星保罗-富特雷
1986年世界杯的葡萄牙队
糟糕的备战
和英格兰队、波兰队、摩洛哥队同分在F组的葡萄牙队,尽管在小组赛阶段,只有第三场和摩洛哥队的比赛在海拔较高的瓜达拉哈拉举行,但目标远大的葡萄牙足协,为了备战可能的、需要在高海拔球场举行的淘汰赛,将球队的大本营安排在了靠近美国的墨西哥高海拔城市萨尔蒂约(Saltillo)。同时,得到阿迪达斯等赞助商大笔费用的葡萄牙足协,为了节省经费,安排球队从葡萄牙出发,先后途径法兰克福、达拉斯、墨西哥城和蒙特雷,最终抵达目的地。
时任本菲卡队队长的右后卫安东尼奥-贝罗索(Antonio Veloso),也是日后的葡萄牙国脚米盖尔-贝罗索(Miguel Veloso)的父亲,在球队即将启程的前一天,由于药品检测中人为排序的失误,而被误检为类固醇类药物阳性,因此无缘世界杯(虽然在随后的检测中被证明为阴性,可怜贝罗索无辜躺枪)。病急乱投医,来自于科英布拉体育学院(Académica de Coimbra)的班迪林哈(Bandeirinha)被紧急征召入队,整个职业生涯均未能代表葡萄牙成年国家队出场的班迪林哈,接到电话后非常惊讶,并在慌乱中错过了球队离开葡萄牙的航班,只得在法兰克福和球队汇合。
球队入主的酒店条件非常糟糕,随队的厨师抱怨厨房有数以千计的蟑螂。同时,训练设施也很差。球队的训练场地位于斜坡上,且由于葡萄牙足协的囊中羞涩,而拒绝了智利队的热身赛建议(因为给不起出场费),葡萄牙队只能和酒店工作人员进行训练赛,而11:0的大胜,完全不具备任何备战和锻炼价值。同时,葡萄牙队的很多球员,和当地热情奔放的墨西哥女球迷实现了鱼水之情、尽享鱼水之欢。
享受墨西哥生活的葡萄牙队
作为所有24支参赛球队中,预设奖金额度最低的球队,葡萄牙队的参赛奖金,还被葡萄牙足协一再拖延。葡萄牙队前往墨西哥之前,时任葡萄牙足协主席的席尔瓦-雷森迪(Silva Resende)郑重承诺“会尽快提供参赛奖金”,但当里森迪抵达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入住五星级的豪华酒店之后,就选择性地和球队失联,并且将很多琐事甩锅给了下属,直到葡萄牙队的第三场小组赛时才出现。
抵达墨西哥两周后,不堪忍受的葡萄牙全队终于爆发。与英格兰队首场小组赛开始前的一周,主力门将兼球队队长、时年已37岁的曼努埃尔-本托(Manuel Bento)代表全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除非奖金到位,并从赞助商的赞助费中获得一定比例,否则球队将罢赛、并且不进行训练。由于过于决绝,未能争取到葡萄牙舆论的支持,几天后,为了安抚本国媒体和球迷,本托决定球队将继续训练,但会将队服反穿,以遮盖赞助商的logo。
本托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葡萄牙队备战中的一系列不堪事件,被称作“萨尔蒂约事件”(Saltillo Affair),永远载入了世界杯的史册。
战胜英格兰
小组赛的首场比赛,葡萄牙队遭遇了由莱因克尔领衔的夺冠热门英格兰队。既为了国家荣誉、也为了示威足协,葡萄牙队在场上展现出了旺盛的斗志,并最终在下半场时,由中场球员卡洛斯-曼努埃尔(Carlos Manuel)攻入致胜进球。1:0,葡萄牙队击败了强大的英格兰队。
葡萄牙队(红色)和英格兰队的比赛
2016年,保罗-富特雷向卢萨通讯社解释了他们击败英格兰的动力来源,“我们在愤怒中战胜了英国人,但我们不是为了葡萄牙,而是为了西尔瓦-雷森迪。我们战胜了足协主席,那是我们的战争。”
惜败于波兰
小组赛第二场比赛,波兰队迎战已经开始衰落的波兰队。在赛前的训练中,葡萄牙队的主力门将、球队精神领袖本托遭遇了断腿的重伤,这严重削弱了球队实力。
遭遇断腿重伤的本托(左一)
面对由尤文名宿博涅克领衔的波兰队,由于奖金问题还未得到落实而军心不稳的葡萄牙队,最终被武洛兹米尔-斯莫拉雷克(日后曾效力于多特蒙德队的波兰国脚埃比-斯莫拉雷克的父亲)于下半场比赛中攻破了球门,葡萄牙队以0:1遗憾败北。
葡萄牙队(红色)和波兰队的比赛
遗憾被淘汰
两战过后,F组中的波兰队积3分、排名第一,葡萄牙队和摩洛哥队同积2分,排名并列第二,而英格兰队只积1分,排名垫底。1986年的世界杯,胜一场只积2分、且小组排名前二以及成绩较好的第三名都可以晋级淘汰赛,所以葡萄牙队和摩洛哥队之间的第三场小组赛就成了生死之战。
只有取胜才能确保出线的葡萄牙队,主教练何塞-托雷斯对比赛极为重视。葡萄牙队中最具天赋的保罗-富特雷,在此前连续两场小组赛中的下半场替补出场后,本场比赛作为首发登场。这也是这位传奇巨星在世界杯舞台上唯一的一次首发。
赛前,葡萄牙队球员都非常蔑视来自北非的摩洛哥队,但他们忘了这两个隔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国家之间的历史恩怨,低估了摩洛哥人对于葡萄牙强占休达港的憎恨。
本小组的前两轮比赛,踢得都非常沉闷,以至于媒体将这个小组称作了“睡眠小组”(the Group of Sleep)。但最后一轮小组赛中,为了小组出线的球队却纷纷开始积极进攻。奖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葡萄牙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上半场第27分钟,摩洛哥队就通过哈伊里(Abdelrazzak Khairi)的梅开二度,取得了2:0的领先,上半场连挨两记闷棍,还没缓过神来的葡萄牙队,在下半场第62分钟再遭打击。克里马乌(Abdelkarim Krimau)的进球,帮助摩洛哥队以3:0领先,并杀死了比赛的悬念。葡萄牙队虽然在第79分钟由迪亚曼迪诺攻入一球,但已无力回天。1:3,本渴望取得佳绩的葡萄牙队,以小组垫底的身份,草草地结束了1986年世界杯之旅。
葡萄牙队(白色)和摩洛哥队的比赛
迪亚曼迪诺的进球
写在最后的
因为葡萄牙队的出局,而被国际足联剥夺了专车的雷森迪,只得被迫来到萨尔蒂约,和葡萄牙队挤同一辆大巴,并等待一同返回葡萄牙的班机。在此期间,雷森迪遭到了绝大多数的葡萄牙队球员的辱骂。不堪受辱的雷森迪,在1988年欧洲杯预选赛中,对曾参加了1986年世界杯的八名球员进行了国家队禁赛,这其中就包括了进球功臣卡洛斯-曼努埃尔和迪亚曼迪诺,以及海梅-帕切科和保罗-富特雷。
开始复苏的葡萄牙足球,就这样遭遇到了沉重打击,但却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1986年,又一名出生在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卡洛斯-奎罗斯(Carlos Queiroz),,正在担任葡萄牙U18青年队的助理教练,为葡萄牙培养了世界足坛经典的黄金一代。不久之后,奎罗斯作为主教练带领葡萄牙黄金一代连夺1989年和1991年的世青赛冠军,为葡萄牙足球的下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石。而之前的1985年,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在远离葡萄牙本土的马德拉岛上降生。
夺得世青赛冠军的葡萄牙黄金一代
1985年出生的罗纳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