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西足球发展再提速,以及广西足球超级联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这项草根足球赛事,缘何能坚守13年?
新华社记者公兵、卢羡婷
29日,中国足协公布2023赛季职业联赛准入俱乐部名单,多家俱乐部未能通过准入,令人扼腕。职业足球是中国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在关注职业足球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生机勃勃的草根足球。
3月初的南宁,寒意尚浓。第13届广西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桂超联赛”)在举办过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的广西体育中心开幕。与中国杯时的热闹景象不同,出于压缩办赛成本考虑,桂超联赛组织方没有对外售票,开幕式及揭幕战迎来自发前来、不过百人的主队球迷,略显“寒酸”。
即便如此,这项草根足球联赛已经举办了13年,植根于民间土壤,成为广西众多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类草根足球联赛正在不断夯实中国足球的塔基。
2011年,桂超联赛诞生。发起人之一的贾蕾仕说,创办桂超联赛之前,广西甚至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和各级足协注册的业余足球俱乐部。首届联赛仅有6支球队参赛,之后最多时有15支队伍参加,本届参赛队伍有12支。贾蕾仕说,桂超联赛对于参赛规模没有一定之规,只希望联赛能成为足球爱好者切磋交流、释放激情的平台。
这项草根联赛缘何能坚守这么多年?贾蕾仕分享了一个故事:2016年,企沙新海港与广西民大的比赛在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上唯一的足球场举行,这是当地自建的没跑道的专业足球场,村民们放下手中的事情,从各方赶来看球,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在场边为球队加油,小镇不过3万人口,而这么一场比赛就能聚集逾千人……
老百姓的热情成为联赛前行的动力,也说明足球在民间不乏基础。广西邕城俱乐部总经理孙凡对此感触颇深,他来自深圳,之所以在南宁发展足球,与这里“烟火气”十足、民间足球发展空间较大有很大关系,当然,母公司的支持和老板的足球情怀也是他们搞足球的重要原因。俱乐部雄心勃勃——争取3到5年打进中甲,所以球员多有职业联赛经历甚至踢过中超。
桂超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资金紧张、缺少场地等。有的球队退出,有的球队加入,13年累计有40支队伍参与进来,参加了5年以上的有15支队伍,而参加全部13届比赛的只有一支队伍。
这支名为柳州远道的队伍最初由一些业余足球爱好者组成,组队15年,遭遇过没钱四处“化缘”的窘境,也因为更换赞助商多次改过名字,能坚持到今天殊为不易,远道集团接手8年来,球队逐步稳定下来。据俱乐部总经理陆华介绍,球队尚未打过职业联赛,也没有刻意征战职业联赛的“宏愿”,水到渠成即可。俱乐部还借助桂超这个平台“往下发展”——与学校合作带孩子训练,其中有些孩子转化为俱乐部青训学员,现在俱乐部有70多个教练在柳州40多所幼儿园、中小学带队。“队里一些老队员的个人愿景就是希望有一天他们带的队员能跟他们一块站在赛场上。”
卫冕冠军广西恒宸的母公司希望通过投资足球探索出一条“文体旅商”的融合发展之路。俱乐部总经理李庆兰表示,“文体旅商”是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参与足球文化建设,让企业走得更远。广西恒宸目前只是希望未来能参加中乙联赛,这也是符合企业现状的理性定位。
三家俱乐部的生存模式不尽相同,目标也不一样,但这也正是桂超联赛所倡导的,桂超是一个让足球爱好者倾注热爱的舞台,大家“玩下去”就好。
桂超联赛秉持“联赛的主体是俱乐部”的理念,12家俱乐部加上负责联赛运营的广西桂超体育投资有限公司实行“联盟制”,股权均等,每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重大事项投票表决。
桂超是中冠联赛的预赛,而中冠联赛上面则是中国足球第三级别职业联赛中乙。如今征战中甲联赛的广西平果哈嘹,征战中乙联赛的广西蓝航,均从桂超联赛起步。基于对青少年领域的重视,桂超还下设桂青超,给了青少年更多锻炼的机会。
草根足球之于所有足球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国家的职业联赛体系几乎都建立在区域内半职业赛事和民间赛事的基础之上,德国巴伐利亚州联赛、巴西圣保罗州联赛就是其中的代表。或许,桂超联赛也在做着类似的探索。
3月18日,桂超B组第三轮柳州远道和融水昊宇的比赛第12分钟,远道队队长杨佳祥破门,从而创造个人连续13届桂超都有进球的纪录。这不啻为桂超坚守13年的最佳注脚。
本届桂超揭幕战的看台上,几个挥舞着主队旗帜的孩子绕着看台“跑圈”,力量单薄但活力四射,宛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足球继续前行之路。
来源: 新华网
新闻眼12月7日,随着八强全部产生,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已进入到白热化。趁着这一波“世界第一运动”席卷全球的热潮,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把镜头对准一群奋斗在各自岗位上的广西足球人:职业球员、青训教练、女足小花、美女裁判、铁杆球迷、赛事运营者……通过他们的故事、他们看待世界杯的方式,你能触摸到广西足球的脉动,窥探中国足球的一角。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推出“追梦足球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中国足球版图中,广西或许并不起眼,但在这里却有个“全国第一”的草根联赛——广西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桂超联赛”)。前不久在中国足协杯上打败中超豪门北京国安的泾川文汇,队员就大多来自桂超。而在这个草根联赛的背后,坚守了12年的足球人,讲的是情怀。
在2017年桂超联赛决赛上,8000多名球迷涌入球场,刷新了该赛事的上座率纪录。
“全国第一”的草根联赛
今年11月17日,中国足协杯比赛爆出了大冷门:中超豪门北京国安竟输给了一支县级球队泾川文汇!很多人从那时起才开始注意到这支球队。泾川文汇的球员大多来自广西北海极驰足球俱乐部。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桂超联赛,北海极驰获得了亚军。随后,他们又拿下了首届广西联盟杯冠军。
扎根本土的桂超联赛由此被更多人看到。关于它的故事,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在外闯荡的媒体工作者贾蕾仕回到家乡广西,借鉴欧洲各国联赛的成功经验,与各方联手创办了桂超联赛。这在当时算得上创举,因为桂超联赛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十一人制主客场联赛,而且参赛俱乐部还像英超等职业联赛一样,享有组织权、运营权和决策权。
尽管长期缺乏职业球队,但广西足球在草根足球、青训方面,依然做出了一定成绩。目前,桂超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2019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颁发的“全国最佳社会草根赛事奖”。随着北海极驰逐渐踢出了名声,贾蕾仕表示,广西足球的氛围越来越好,这一切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打造广西足球的社区文化
“在2011年创办桂超联赛的时候,广西甚至都没有在工商或民政和足协注册的业余足球俱乐部。”贾蕾仕回忆,桂超联赛创办初期,仅有6支球队参赛,之后最多的时候有15支队伍参加,可谓一个奇迹。
“足球是一件坚持了才能做好的事情。”桂超联赛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的是足球人的坚持。谈起坚持的理由,贾蕾仕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桂超联赛一场比赛在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上唯一的足球场举行,镇上村民都放下手中的事情,从各方赶来看球,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在场边为球队加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热闹场面仍历历在目。”贾蕾仕说。
“扎根本地社区,地域文化和足球文化相融合的氛围是我们一直想培育的。”贾蕾仕说,他希望能通过桂超联赛,营造好广西的足球氛围,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喜欢足球,培育优质俱乐部带动青训,打牢根基。
“足球是一个有规律的东西”
作为代表广西草根足球最高水平的传统赛事,桂超联赛也是足球潜力股们的摇篮,如今征战中甲联赛的广西平果哈嘹(前身广西宝韵),也是从桂超联赛起步,冲进了职业赛场。
现在每家桂超俱乐部都在做青训,带动了数千名青少年投入足球运动。“广西足球的氛围在慢慢变好。”多年坚持有了小小的回馈,这让贾蕾仕很是欣慰。
本届世界杯,贾蕾仕自然把目光对准了巴西队,因为巴西有着贾蕾仕向往的足球氛围,足球已经深深植根在这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中。
贾蕾仕对于桂超联赛的未来有很多的规划和期待,他始终相信“足球是一个有规律的东西”,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他也期待着,足球融入广西人的日常生活里。
2020年开幕式,桂超联赛共有来自巴西等8个国家的外援球员为球队效力。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